
过年不光是一场大型装逼表演,还是一场刀光剑影的斗智斗勇。所以今年就给大家总结下,过年最常听到的一些话,已经回复模板。
(普通版)
—小陈,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3千,阿姨。
小陈卒。
(优秀版)
—小陈,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没多少,够用。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说完之后一定要给对方一个难以猜测的微笑
(内心版)
—小陈,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3万,阿姨。
阿姨卒。
很多人盘问你,并不是真正关心你,而是希望得到一个她们想要的答案。当然这个答案肯定是越惨越好,你要是样样都比混得比对方好,估计下次碰到了,她估计偏偏不问了。
(普通版)
—小陈,别人都结婚了,你怎么还不结婚啊?
—还没遇到合适的。
得,你要是用这句话结尾,阿姨就会以“合适”为引子,给你写一篇30000的论文。从什么叫“性格合适“到”门当户对“,从“颜值外在”到“经济匹配”给你分析给没完没了。
(优秀版)
—小陈,别人都结婚了,你怎么还不结婚啊?
—哎,我这人啊,从小就这样,凡是都比别人慢半拍。别人都参加工作,拿三四千的工资了,我还在学校读博士;别人都用抗衰老眼霜了,我还被人叫姐姐;现在别人都每天开开心心的辅导孩子作业,我还在想晚上和谁约会;我估计以后大家都挂了,我还能喘几年气。
喜欢灵魂质问的大妈,都是高手。和高手过招,一定不能太直接,否则就会暴露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它转弯抹角,绕来绕去。
(内心版)
—小陈,别人都结婚了,你怎么还不结婚啊?
—阿姨,张阿姨都挂了,你怎么身体还那么硬朗。
恩,我估计这句话,没几个人敢说。
(普通版)
—小陈,你怎么长胖了?
—哪有啊,冬天穿的多。
和阿姨说话的第一原则就是,永远不要一上来就否定阿姨。否则阿姨会找到10000种方法证明自己是对的。
(优秀版)
—小陈,你怎么长胖了?
—阿姨,你也是。
对待各种故意挑刺的问题,你句“你也是”就可以走遍天下。
(内心版)
—小陈,你怎么长胖了?
—我没胖,是你瞎。
哈哈哈,我估计说完这句话之后,估计再也没有亲戚敢惹你了。
(普通版)
—小陈,在北京买房了吗?
—哎,北京太贵,买不起。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哭穷,但大妈们还是更喜欢装富裕。所以在她们面前,永远别说自己没钱。
(优秀版)
—小陈,在北京买房了吗?
—哎,还在考虑在北京买,还是回老家。北京又堵,冬天又冷,还是老家不错。不过就是担心回来不好找工作,对了阿姨,你儿子在老家一个月工资多少啊?在县城买的房子,应该有200平吧。
有的阿姨特别会提问。你缺啥,她问啥。对于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慌,暴露自己情况。首先稳定对方情绪,让自己顺着对方的话,等对方觉得你和她“统一战线”了,再峰回路转,把问题抛向对方那里。
(内心版)
—小陈,在北京买房了吗?
—不好意思,你说得哪一套?
好了,简单给大家找了几个案例,并生动形象地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方式,希望你们在过年回家的时候,可以活学活用,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