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呀,最近这一年感觉咱们公司人工成本有些偏高,你做个方案,把咱们公司的薪酬优化一下”
此时此刻,身为公司HR的你可能会想,公司历年来的人工成本不都是这样么?为什么突然要优化?甚至可能还会吐槽老板两句:“ 没事竟给员工找事做,不知道我的事情很多嘛?”
当然如果你是一名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的HR,那么相信你已经打开电脑,看看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再或是去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的老板能给你下达 “ 优化薪酬 ” 的 “ 指令 ”,显然,老板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1
2016-2017背后的 “ 故事 ”
一、《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
1.金税三期上线:所有经营异常指标都将会被税务稽查:无票收入、税务波动、税负不合理、毛利异常、发票用量异常等,大数据下经营指标无处可藏,城门失火必将殃及池鱼。
2.营改增:部分行业赋税上升:不动产、劳务、服务等所有进项都可以通过获得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导致进项票越来越重要,但国家对增票的审计要求高,使得合规发票的获取成为难题。
3.五证合一:新开设企业五证合一且必须进行社保登记,缴纳社保,同时员工工资基数与社保基数必须一致,由此,企业和员工的负担双重上升。
4.个税改革:个税即将改革,企业工资发放从2017年1月开始,必须通过银行转账,不能现金支出,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双重上升。
二、相关法令、政策出台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快了个税统查步伐,每个人在银行只能办理一张1类借记卡,使得在大数据的严控之下,少缴社保和个税的降本方式几乎走不通,同时,部分高奖金高提成部门和高年终奖岗位无法以之前的报销或劳务派遣方式降低个税,员工也面临着高额个税的问题。
作为一名HR,如果你觉得上述内容应该转发给做财务的同事那里,与你无关,那确实应该好好反思下你的角色和岗位价值。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在一个公司里,人事和财务是老板的左右手,财务的角色就像是一个隐形的CEO,掌管公司的账目,有时候老板都要听财务的;而人事则是管着公司的人,也是公司最有钱的 “人”(人力成本是一个公司付出的最大成本之一),因为它决定着每月公司员工的工资该怎么发,发多少。
因此,当老板面对这些 “ 政策问题 ” 并且想要降低企业成本时,当然首先要找到人事,从薪酬开刀!所以,各位HR们,懂政策,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怎样从薪酬的角度去降低企业的成本,才是当下最应该思考的事!
2
薪酬福利优化方案----工资费用化
优化政策依据:
根据国务院令第51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员工薪资总额不超过14%可用于福利费用,并税前列支。
税前列支:其中"税"指的是企业所得税,就是税前利润中可以抵扣的费用。
实操展示:
A公司每月员工工资总额为10万元,按照上述政策,其中的10万元*14%=1.4万元可以用作福利费用,也就是说,现在A公司每月实际员工工资总额为10万元-1.4万元=8.6万元,和之前的情况相比,公司缴纳社保基数降低(用人单位缴纳社保费用基数是由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决定),相应地公司和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保成本也会减少,从而达到企业降本的目的。
从另一方面来讲,国家规定员工福利费不得以现金的形式发放,若以工资的形式发到员工的银行卡中,反倒会增加员工的个税,降低员工的满意度。
与福利相关的税优支出项:
也就是说,除了14%的福利之外,按图示比例为员工购买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公积金等都可以进行税前列支,但是要将税前列支总额控制在企业工资总额的33.5%,超出部分,企业需要承担25%的所得税。
一般说来,进行多项税前列支达到降低工资总额目的用于大型企业较为合适,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使用14%的福利费用进行优化就足够了,过多的税前列支反倒会给中小企业的HR们带来实质性的计算负担,增加其工作量。
3
成本列支优化方案----工资成本化
优化中心思想:
所谓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例如:A公司购入一批水杯共花费1000元,供应商需要为A公司提供1000元增值税发票,之后A公司又以1500元的价格将这批水杯卖给商铺,需要为商铺开具1500元的增值税发票。
在最后计算税负时,A公司可以用1000元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国家只对这新增出的价值,即500元进行征税。
故企业成本列支优化方案的主要思想为增加进项税额进行最后税费抵扣,即增加所谓的 企业的“进项成本 ”。
实操展示:
企业可以将工资总额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购买合理合规的真实场景企业服务(比如购买HR SaaS软件提高企业人事工作效率)并将其作为企业 “ 进项成本 ”做最终税费抵扣,为企业提供财税列支方面的节约方案及工具。
PS:成本列支最优方案是根据不同企业、行业、类型、业务模式,以及过往成本列支习惯等问题,再结合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