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姆剃刀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1、保证外部的竞争性
企业招人时,按照本企业的薪酬策略,按照人才与价格的对等机制而形成的薪酬水平,必须有一定的外部竞争性,否则人是招不来的。现在极少有1块钱买100块钱的东西的时候了,哪怕花8角也很难买到1块钱的东西。而常规的套路,可能你需要花1块2去买1块钱的东西。
所以首先看看你当下的薪酬水平对于候选人有没有吸引力。
2、保证内部的公平性
薪酬谈判的结果要体现该职位与人才在企业内的相对价值。这就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绍的人才与价格对等机制的公式。
保证内部的公平性就是要评估企业内的这些岗位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不同的岗位之间的比值是不是差不多相等。但这个事儿挺难的。多数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基本上两三年不涨薪,留下来时间越久的级别越高的,薪酬水平跟外面比,反而越没有竞争力。经常会出现,企业从外部招一个跟当下用的人能力水平、年龄、资历都差不多的人员,但是薪酬的水准要比当下这个人员高30%甚至50%,这是当下国内好多企业存在的一个现状。
【案例回放】
曾经我在南昌一家企业内讲人力资源经理课程时,就谈到这个薪酬策略。有一个姑娘问:“邓老师,我们董事长从清华大学招来一个毕业生,这个人员的薪酬水平,比我们前几年入职的毕业生的水准要高两到三倍,怎么办?”我说:“你怎么想的?”她说她当时就不想让这个人来,来了之后她没法平衡。这就是咱们当下好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症结所在。
老板想招高水平的人,他也同意这个薪酬水平,但是HR阻碍他入职,为何?怕下面人不满意啊。实际上企业内有主动涨薪的,企业根据每年市场薪酬的情况,做个薪酬调查,然后给全员都涨点薪。也有好多企业是被动涨薪,就是人跳槽了,才想起来。有些人已经走了,走了几个人了,才给留下的人调薪,那这是最笨的一个方式。
回到上边的案例,我就跟那姑娘说你让他来,我说这样的人来的越多越好,来多了之后,正好企业可以导入薪酬调整机制。
不管怎么着,做薪酬的谈判的可行性分析,要保证薪酬外部有竞争性,内部还是有公平性。
3、掌握主动权
面试官在跟候选人做前期沟通的时候,方方面面都要了解。比如离职的原因,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还是就想换个环境;候选人离职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钱,还是为了职业发展,还是为了能有个出差或者出国的机会,想到外地去看看;还是家庭的原因,找个工作离家近的,或者一直在外地就想回来。另外候选人能力怎么样,要分析清楚。
掌握这些后,你跟候选人谈的时候才能谈出比较高的水平,哪怕你没法满足候选人的薪酬水平,比期望水平往低了去谈,也能让他舒服。
4、换位思考
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候选人,面试官在跟你谈薪的时候,你期望怎么跟你谈,你期望获得什么。
所以,做好薪酬谈判的准备,不仅要分析客观的环境,还要分析候选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挖掘候选人的内心动机。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预估到结局。假如企业只用50分位的人,你期望招到技能水平都是75或90分位的,结局的预估,一般都是人家不来。除非那人真是出门之前被门挤了一下,或者就是天气不好,没下雪下的是雨,脑子进水了,要不然他不会来的。
综上,定薪的原则:有据可依,内外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