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绩效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对员工绩效的激励完成对员工行为的塑造。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符合绩效与行为关联性规律的激励方案,因此绩效激励方案的设计是绩效管理咨询项目的重点,是决定绩效考核办法能否实施落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激励方式的选择和激励强度的设计是方案的关键内容。
绩效管理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的:员工取得一定的绩效X,如果给予一定的激励Y(可以是内部激励也可以是外部激励,通常指外部激励),则可以导致新行为的产生,即新的绩效X,连续的可持续的激励Y可以不断产生新的绩效X,这种导向约束可以塑造员工形成习惯性的行为。
我们将这种假设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就是Y=F(X)和X=F(Y)两个函数。
绩效激励方案更多的是解决第一个函数即Y=F(X)的问题。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
从字面意义上讲,绩效是绩和效的组合。绩就是业绩,是员工行为的结果,效是指及时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等,是一种行为或态度。
因此绩效X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结果绩效和行为绩效两种:
1)结果绩效:结果绩效又可以分为工作量、相对工作量、分值三种表现形式:
工作量:是以工作的数量、货币金额做为基准的,比如产量、销售量、销售额、利润额、投诉次数、事故次数等等
相对工作量:主要是完成率、合格率、不良率、投诉率等等
分值:将工作量或相对工作量按照一定的规则折算为分值
2)行为绩效:行为绩效往往是不能量化的,因此常常采用转化为分值的方式进行考核。
转化的方式主要有五种:关键事件法、评定量表法、行为评定量表法、360度反馈法、书面报告法
激励Y要针对不同的绩效X,选择不同的激励模型,主要有:
1) 计件工资制:奖励系数一般是称为计件单价,奖励的程度往往是直线性强化模式,也可以是分层强化模式。
2) 销售提成制:奖励系数一般称为提成比例,又可以分为销售量提成、销售额提成两种方式。
3) 利润提成制
4) 超额提成:一般是针对超工作量、超销售额、超利润或者节约的成本金额等按比例提成
5) 积分制:类似于航空会员积分制,适合技术、研发类岗位的绩效激励设计,是一种长期的激励方式,既可以用定量的指标,也可以用定性的指标。
6) 团队奖励方式:即通常意义上的二次分配方式
激励F(X)是激励方式Y的具体实施规则,也是对激励强烈程度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直线型激励:适用于激励和绩效之间是强线性关系的情况,比如计件工资制。激励的强烈程度取决于斜率的设计。直线型激励又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上不封顶,设定下限;
设定上限,下不保底;
设定上限,设定下限。
2) 层级型激励:激励和绩效之间也是线性关系,但是不是连续的线性关系,需要设定基准线、将绩效分成多个等级(比如不良、合格、良好、优秀、卓越等),针对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斜率或起始点。层级型激励又可以分为强化奖励型和强化惩罚型两种
3) 曲线型激励:激励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曲线关系,比如指数型激励常常应用在工龄工资的设计上计
对单一岗位或部门的绩效指标的选择,往往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多个指标的组合。常见的平衡积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也都是多个指标的组合运用。
不论是定量的结果型绩效指标还是定性的行为绩效指标,都可以通过分值的转换进行多指标组合设计,组合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类型:累加型、权重比例型、系数调整型、混合型。
影响绩效考核激励周期的因素主要有:
1) 行业特征:产品生产周期或销售周期较短,则可以月度、季度考核,大型设备、房地产、大型项目等周期长,则可以季度、年度或项目周期进行考核。
2) 职系特征:销售职系、生产职系往往按月、季度进行考核,研发职系往往按研发周期进行考核,人事行政职系、技术职系可以灵活安排,既可以按月、季度,也可以按项目/任务周期。
3) 职级特征:高层级管理人员考核周期一般较长,以季度、半年、年度为宜,低层级员工较短,以月、季度为宜。
绩效考核激励方案的设计远不止于以上内容,但是激励方式的选择和激励强度的设计是方案的关键内容。
在以上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的具体产品、生产流程、业务流程、战略目标,可以设计出更具科学合理的指标组合体系和激励模型,从而提高方案的可落地性,更好的发挥绩效管理的行为塑造作用。从根本上减少员工流失概率,让优秀员工再也“逃”不出老板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