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武汉市有关部门将组织市属国有企业及龙头民营企业,成立“武汉大学毕业生最低薪酬联盟”,发起最低年薪公约,签订最低年薪集体合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910家企业承诺落实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
由政府组织企业,筹组最低薪酬联盟,发起最低年薪公约,这在国内是一项创举。在各大城市都在想办法吸引大学毕业生以及更高端人才的大背景下,武汉的做法独具创新性,也非常大胆。
政府部门登高一呼,企业应者如云,说明提高大学毕业生起薪正在成为社会共识。政府出头做这件事,堪称人心所向。前两年,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说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中国制造”正在丧失竞争力,所以需要控制薪酬增长。但三两年过去,企业相约提升大学毕业生起薪,而且有政府支持,这是人们始所未料的。
在城市间发展竞争、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城市管理可能很有必要引入“收入管理”这一概念。对企业而言,有“薪酬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薪酬管理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控制经营成本,二是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城市面临着跟企业一样的问题,存在着对居民收入进行管理的内在需要。
之所以运用“城市居民收入管理”这个概念,而不是套入企业“薪酬管理”的成说,是因为对于城市来说,要管理的不仅仅是薪酬问题,而是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大一些的收入问题。在企业里,只有员工薪酬问题。但对城市来说,既有企业职工薪酬问题,也有一般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劳动报酬、财产性收入、二次分配等。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自由流动,城市之间都在千方百计引导人口流入,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不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一座城市的人口和人才就会悄然流失。相反,对居民收入进行适当管理,使之对流动人口和人才别具吸引力,正在成为城市竞争的制胜之道。这是城市公共管理的一种新理念,也是一个新领域,可以打造城市竞争的新优势。
“城市居民收入管理”怎么管?理念上需要研究,实践上则要“摸着石头过河”。激励企业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是一个方面,而居民收入与分配是一个复杂结构,可以调整、调节的地方不少。从宏观上,政府可以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政府可以完善二次分配,还可以设立人才津贴等。吸引的流动人口和人才多了,城市更有活力,发展自然可以更好更快。
(小服人力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