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养老并轨”与机关事业单位薪酬改革方案两枚“重磅炸弹”引发的“震荡波”久久不散。
2015年1月1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公务员基本薪酬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薪酬调整和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对此,社会公众反响不一。有的认为“养老一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就涨钱了”;有的觉得国家公职人员享有各种津补贴乃至“灰色收入”,不应再“哭穷”;有的认为公务员薪酬近十年未涨,确实到了该调整的时候……
“调整基本薪酬绝不是单纯地‘涨薪酬’,它只是机关事业单位薪酬改革的第一步,即提高基本薪酬比重,调整、优化薪酬结构。”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迈出这一步很艰难,而接下来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为什么要调薪酬
“养老并轨”是此番薪酬调整的最直接动因。“‘养老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可获得相当于退休前薪酬80%--90%的养老金。如果在改革前涨薪,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将进一步拉大。而并轨后,薪酬与退休金之间的直接联动关系被减弱,此时调整薪酬更为合理。”苏海南说。
据苏海南介绍,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酬水平大都稍高于社会平均薪酬,如加上福利待遇等其全部收入水平应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中等偏上”位置。而我国自2011、2012年起,国家公职人员平均薪酬开始低于国有企业平均薪酬,且全部公职人员与全部企业员工平均薪酬的差距也由以往的10%以上缩小到5%--2.6%。
“可见,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薪酬制度内’的薪酬水平低于‘中等偏上’这一定位。再结合2006年后国家一直没有调整公务员基本薪酬,加之通货膨胀等因素,适当提高这一群体的薪酬水平是有现实需求的。”苏海南说。而且养老并轨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需要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为了保证拿到手的薪酬不降低,相应增加薪酬也是有必要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
至于公众认知与此不符,受访专家认为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其一,不透明的津补贴。由于基本薪酬常年不调,近些年一些地方自行安排增加公职人员的津补贴,个别机关仍分福利房,让公众产生公职人员收入水平高于企业同类人员的印象。
(小服人力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