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提高至何种水平?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确定个税起征点标准的法定权限在全国人大。至于提高到什么样的水平,从老百姓角度讲肯定是希望越高越好,但是作为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因此要找一个平衡点,并不是提得越高越好。
个税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个税改革坚持“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即中低收入者少缴或免缴、高收入者多缴。市场普遍预期本轮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元。
假如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到手工资会怎样?作为广大工薪阶层员工的你,可以少缴多少个税?下面我们按收入阶段来分析下起征点提高对个税缴纳金额的影响,请看下表↓↓↓
各阶段收入个税计算分析(单位:元) | |||
应税工资 | 起征点3500缴税额 | 起征点5000缴税额 | 少缴税额 |
3500 | 0 | 0 | 0 |
5000 | 45 | 0 | 45 |
6000 | 145 | 30 | 115 |
7000 | 245 | 95 | 150 |
8000 | 345 | 195 | 150 |
50000 | 11195 | 10745 | 450 |
10000 | 745 | 445 | 300 |
12000 | 1145 | 845 | 300 |
13000 | 1370 | 1045 | 325 |
14000 | 1620 | 1245 | 375 |
38000 | 7620 | 7245 | 375 |
39000 | 7895 | 7495 | 400 |
40000 | 8195 | 7745 | 450 |
由此可以看到,应税工资越高,少缴的个税越多。假如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当应税工资为5000元时,可以少缴个税50元;当应税工资为10000元时,可以少缴个税300元。如果每月少缴300元,一年下来就是3600元。省下来的钱可以来一次短途的旅行,可以买件好看的衣服,可以为父母买个按摩椅等等,幸福指数立刻提升。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少缴的税额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有没有方便计算的工具?我们先来看下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税前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具体级数和税率,请看下面这张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 | ||||
级数 |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1500元的 | 不超过1455元的 | 3 | 0 |
2 |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 10 | 105 |
3 |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 20 | 555 |
4 |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 25 | 1005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 30 | 2755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部分 | 35 | 5505 |
7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 45 | 13505 |
七年未调整的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今年有望提高。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和全国政协委员、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纷纷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10000元。这一建议引发了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的欢呼。而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两会者会上表示,起征点提高到什么程度,将根据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来提出政策性建议。那么你认为个税起征点有可能提高到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