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房地产虽然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穷追猛打,调控大网已经越织越密,覆盖超百座城市,很多热点城市房价均已停涨或下滑,但是经过上一轮的普涨,房价多数已经过万。据统计,截至12月底,中国二手房房价过万的城市已经有51个,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外,15个省会房价超万元。
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超半数以上是三四线城市。2017年之前很多三四线城市还处在六七千的水平,经过一年的“去库存”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政策”支持以及宽松的政策吸引大量投资者蜂拥而至,直接的结果就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迎来狂飙式飞升。而对于房价涨幅来讲,成交均价涨幅前三名的城市分别是惠州、海口和常州,涨幅分别为54%、50%和49%。
上述两个事实也就应了那句话,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是拿着低工资在面对飞速上涨的高房价,买房难度昭然若揭。那么在这种现实之下,我们大多数人靠工资要多少年才能买得起房子呢?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以房价10000/平计算,80平的房子就要80万,以平均工资3000元一个月为标准,那么不吃不喝工资全部攒下的情况下还需要22年才能攒够一套房子的钱,前提是房价不能上涨。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计算不准确,自己所在城市房价计算的结果时间更长,可能需要30年、40年。我们只是简单类别,不是搞统计研究,只是想说在这种情况下买房难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重担,甚至对于很多人是倾其一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高房价确实需要尽快解决,因为这关乎着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余生幸福。房地产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提速确实带来了诸多好处,但过去十年房价几倍十几倍上涨的惊人程度,也给底层刚需们买房制造了巨大麻烦。房价的吊诡使得一部分人靠买房阶级迅速提升的同时,也把一部分人拒之门外。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在国外很多国家不需要强调!房地产不应该是少部分人谋财的工具,而应该是绝大多数人享受平常生活的基础。
高房价确实需要尽快解决,房地产水分也需要尽早挤出,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房地产体量已经巨大,大象转身实为不易,单纯的靠零敲碎打的短期调控是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
这一年多来围绕着“房住不炒”的定位在“房地产+金融”双调控模式下,市场其实已经在发生质变。投资增速放缓、热点城市成交量暴跌、共有产权房的推出、租赁市场崛起等特点表明房地产已经在回归健康的路上。
住建部去年底最后一次发声也明确了,2018年房地产发展大局将以“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类需求”为重中之重。将会在政策上、住房供应上给刚需购房者以倾斜。
我们看到,在三四线热点城市成交量激增的时候,北京、合肥和上海的成交量大幅下滑,降幅分别为61%、56%和54%。这几个城市此前均为楼市火热的热点城市,但2017年楼市调控政策很严厉,预售证发放和新房价格都受到政府管控,推盘量较小,成交量大幅下滑,在近十年中都是低位。
最严楼市调控之下,北京、郑州、无锡、成都、廊坊、合肥、郑州等十一个热点城市的房价跌回到了一年前水平。廊坊市更是跌幅达到36.4%,几近崩盘。炒房投资者死伤惨重。赔掉首付、断供弃房的新闻屡见报端。
不仅如此,北京、上海、深圳等众多大中城市,未来在保障住房房源供应和政策支持都会大放异彩。从各地保障房建设规划来看,今年或出现一波开工建设小高潮,公租房、棚改安置房等都会积极推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棚改力度的加大,会提升整体保障房建设规模。
此外,为严防资金违规涌入房地产行业。最新消息显示,监管层已经对违规发放贷款的银行予以严惩,从近日对某大行巨额罚款可见一斑。与此同时,部分银行已经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或暂停房地产开发贷业务,银行这个推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推手也开始审时度势站位了,此举无异于给房地产开发商“断奶”,对于资金短缺的开发商来说降价卖房已经是唯一的选择。
笔者认为,未来房地产的发展,只有以人为中心,以满足农民工和新市民的需要为目标时,才能真正迎来市场的“井喷”,才能真正的做到去库存。也只有同时推进降低商品房价格,才可能真正达到房地产去库存的目的,才能使房地产步入健康发展的新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