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个税减免政策,能充分发挥个税征收的调节作用,既能减轻人才的生活负担,又可加快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可谓一举多得。
在5月25日举行的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上,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透露,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将会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按现行个人税负水平计算,百万年薪最高可缴税45万元,但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相关配套细则,百万年薪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最高只需缴税15万元,30万元的差额将由珠三角九城市一级财政补贴。
深圳市人才个税减免政策,无疑将有效减轻年轻人才的负担。根据我国人均收入的分布结构,一大批中产阶层是个税缴纳的主要人群。很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才的工资水平往往在起征点附近。年轻人缺少资本积累,身上负担一线城市的居住成本,还要将工资的一部分上缴,让很多年轻人对一线城市望而却步。深圳市个税减免政策,可有效减轻年轻人税收压力,将更多资金留在年轻人自己手中。
个税减免型减税政策,属于激励型减税的一种,有别于普遍型减税,能够吸引更多人才。激励型减税较为偏向财政税收原则中的社会公平原则,高收入人群付出了更多无差别劳动,缴纳更多税收本来无可厚非。激励型减税,减轻了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负面影响,鼓励年轻人在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取得更丰厚的回报。
人才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生产力,也是创新战略的践行者,只有让人才先富起来,才能促进粤港澳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提高人才实际收入水平,增加生活幸福感,将会吸引更多的高知分子加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中来,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减税政策也符合社会政策税收理论中的税收再生产论。税收不仅仅是单纯的国家获得收入的工具,也是一种循环。税收负担能力产生税收,税收产生了国家行政,通过有效的税收改革能增加群众的税收负担能力,促进社会生产,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进而创造更多的税收。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国家依靠税收收入经办的事务和设施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能使纳税人得到新的生产力,或增加原有的生产力。
同时,个税减免优惠相当于培养了规模更庞大、支出能力更强的税基,能够给当地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回报,政府也可以进行力度更大的财政支持政策,两者之间将形成有机的正反馈效应。
另外,个税减免还有扩大消费的作用。减轻人才的税收负担,将会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提升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增加效应最终会转变成社会消费效应,进而带动当地消费品产业发展,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当然,仅仅依靠个税减免来吸引“凤凰”还不够,完善其他相关配套设施也是栽培“梧桐树”必不可少的方面。实际上,制约人才入驻一线城市的最大障碍是居住成本,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在提供专项人才住房、给予住房补贴等方面提供一些政策支持,对吸引人才也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子女教育保障、“育儿假”等生育权利保障等,全方位打消人才的后顾之忧,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之举。
深圳推行的人才个税减免政策,能够充分发挥个税征收的调节作用,既能减轻人才的生活负担,又可提高人才的消费能力,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加快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可谓一举多得,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