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改政策尚未落地,曾任国家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的刘克崮教授却提出:中国的个税基本是富人在交税,征收面太窄,他建议应该从富人税转变成国民税,最终实现全覆盖;提高缴纳个税的人口范围和提高个税在整体税收中的比重;同时减少增值税和消费税,将社保费改为社保税征收,并至少下调1/3,为个人减负,相对而言应该淡化起征点。
那么中国缴纳个税的都是富人吗?到底是哪些中国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呢?
- 不到2%的个税纳税者 -
个人所得税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财产租赁和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11个项目。而人们平时在说的“个税”,其实主要指的是工资薪金所得税。
如果从地域上来看,工薪个税存在明显的畸重畸轻。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薪资也较高,缴纳了更多的工薪个税,其中上海和北京缴纳最多,是深圳的2倍;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人均收入不高的省市税收压力则比较小。
除了地域集中,工薪个税的纳税群体也很集中,而且规模之小、人数之少令人咋舌。
2015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曾经指出:中国实际个税纳税人口只有2800万,占总人口不到2%。而这不到2%的纳税人口中,以工资薪金为主要来源的工薪一族成为纳税主力。
但在中国,工薪阶层所占比重并不大。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中国工薪阶层仅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6%。其内部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异,真正纳税的是工薪阶层的“一小撮”。
靠工资薪金获得收入的人群中,月收入在8000-12500元(即年收入在96000-150000元)的人群是纳税主力,即主要由约10.5%的工薪阶层缴纳个税。
再具体一点,月入过万的纳税者到底有多少?
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月薪10000元以上)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但实际上,12万个税申报人数在城市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十分小。
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年薪在12万元以上的个税缴纳者占城市总人口比重不足1%。甚至在苏州、深圳这样的东部发达城市,2016年年薪12万元个税申报者的数量也没有超过本城市人口的5%。
如此看来,缴纳个税的确实属于中国的富裕人群。
- 不那么有钱的“有钱人” -
刘克崮教授认为个税应该成为国民税的重要论据之一,是“美国是1.6亿人交税,占三亿人口的51%,是我们的大约20倍”。
虽然他也提到应该降低增值税和消费税,但美国并不征收增值税。更重要的是,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尽管美国的中产阶层一直在萎缩,依然有51%的美国人是中产,还有20%的人属于高收入群体,仅有29%的人处于低收入阶层。
一个三口人的美国中产家庭年收入范围是42,000美元至12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8.4万至84.8万元之间。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根据《2017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居民按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中等偏上收入那20%的人,2016年年均可支配收入为41805.6元,也即月均可支配收入3483.75元。尽管被冠以“高收入”头衔,那20%城镇居民的年均可支配收入不过7万出头,月均可支配收入甚至不到6000元。
也就是说,年薪十万,你就已经可以打败90%,甚至更多的中国人了。
同样,以省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衡量其收入水平时,我们不难发现,月薪3500元、年薪42000元都在个税免征范围,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居民的年可支配收入甚至不足3万。
而现行个税体制的“刚性”在于,出于压缩征管成本的考虑,在不同消费水平、不同生活压力的不同城市施行同一套征税标准。
东部地区的收入遥遥领先令人羡慕,但消费支出同样不容小觑,两相抵消,收支比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比较意外的是广东,生活成本远低于江浙地区。
月入四五千元,在三四线城市可以过得还算滋润,但在大城市,除去高昂的房租和通勤费用,可能还要倒贴。月入一万在小城市可以很潇洒,在大城市可以活的还行,但是一旦有了家庭和孩子,年薪十二万根本不算钱。
- 超负荷的纳税压力 -
所谓的高收入谈不上高,生活压力又十分巨大。那么,他们背负的税收压力是轻还是重呢?
具体的税负压力可以通过“税收楔子”进行量化比较。税收楔子(Tax Wedge)指标最早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它衡量了单个 “全职工人”的平均薪水成本与雇员实际税后工薪所得之间的差额,以比较各国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占有雇员收入的份额,它能够直观的反映居民个税税收压力。
学术期刊《涉外税务》2011年刊发的相关研究曾根据中国国情对税楔的计算公式进行调整,公式为:劳动税楔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工薪所得税)/(城镇职工工资薪金+雇主承担的社会保障金)。
测算可知,中国劳动税楔的水平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工薪阶层肩上的税负压力不断加大。2016年在工薪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税、社会保障“五项”基金缴纳总额在劳动报酬总额中占比为37.81%,意味着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占有雇员收入的份额接近四成。
而 OECD 成员国2016的平均劳动税楔为36.05%,并长期稳定在36%上下。考虑到和中国居民社会福利及保障的差异,中国居民的劳动税楔水平已经很高了。
历次个税税改的减负效果似乎微乎其微。中国此前个税起征点曾三次上调,1980年个税制创立之初,起征点定为800元;2006年元旦开始将起征点翻了一倍,确立为1600元;随后2007年与2011年的个税改革先后将起征点提至2000元、3500元,2011年税改方案沿用长达7年之久。
但无论起征点如何变,中国的劳动税楔都在稳步增长,国民的税负压力始终没有减轻。
当富豪和明星有诸多手段合理避税的时候,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一族就很辛苦了,赚的越多,个税交的越多,边际税率最高时达到45%。若想赚点外快补贴家用,很可能要面对劳务报酬、稿酬高达20%的税率。
以网文为例,若单篇稿酬为1000元,一个月写了三篇理应收入3000元,但是除去800元的免征额,多出来的2200元还得上缴440元的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