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现行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利用不违法的手段通过对企业经营、投资、理财等各个方面进行事先安排和运筹,尽量减少税收成本,增加税后收益的活动。税务筹划是每个纳税人的权利,有效的税务筹划既是企业明智之举,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一、企业资本结构的税务筹划
(一)企业资本结构税务筹划动因分析 资本结构指在企业长期财务结构中,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现代财务理论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从而使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小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政府是筹投资双方市场交易中不请自来的第三者,通过制定税法,利用税收来改变双方的利益分配格局。税收对政府来说是一项没有成本的收入,对企业来说是一项没有收益的成本。从契约理论的角度来看,税法相当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强制签订的契约,但契约双方权利与义务只是税务行政上的对等,而不是“等价交换”,因为税务当局不可能按照企业实际享受了多少公共产品来进行征税。而且,契约双方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代表政府的税务当局的目标是多元的,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效率与公平;企业在筹资战略中的目标是确定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使筹资成本最小化。因此,企业制定筹资战略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税收契约的限制,其在追求最佳资本结构的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税收因素,这促使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二)企业资本结构税务筹划分析 美国学者Modigliani和Miller (1958)在提出了著名的MM无关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Modigliani和Miller(1963)将公司所得税引入了修正的MM理论分析模型:由于公司所得税的影响,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大于权益资本成本的上升,所以在所得税法允许债务利息税前扣除时,负债越多,企业加权平均成本就越低,企业价值越高,当企业负债100%时,企业价值最大。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有效减少税负并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这可以从下式得以看出:
Q=[E+(E-I)×B/S]×(1-T) (1)
其中:Q为权益资本净收益率,E为息税前投资收益率,I为负债利息率,B为负债资金总额,S为权益资金总额,B/S为企业的资本结构,T为所得税税率。其中,E是由企业经营决定,I由资本市场决定。在(1)式中:当E>I时,Q与B/S成正相关,提高资本结构,权益资本净收益率增大,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得以有效发挥;在现实经济实践中,负债利息率随资本结构的增大而上升,当资本结构达到某一程度时,负债利息率会大于息税前投资收益率,即E≤I,Q与B/S成负相关,继续提高资本结构,权益资本净收益率减小。因此,企业在筹资战略确定资本结构时,不能仅从税收筹划的角度,以税负最小化为目标来确定企业筹资方案,还应考虑企业筹资战略目标,以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来确定最优的筹资方案。下面通过一个公司的筹资案例具体分析负债融资的节税作用及其对权益净资本收益率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优的筹资方案。
案例:某企业制定了5年的企业战略,其中一项指标是5年的销售收入年增长率为10%,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战略的实施,财务部门根据今年的相关业绩指标,预计明年需要筹集300000元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为此,财务部门拟定了5套可选筹资方案,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可知,随着资本结构的增大(从0到4),企业利息的节税额呈递增趋势,从0元一直递增到6600元,显示了负债筹资的节税效应;由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债务人要求的报酬率也在上升,负债利息率程递增趋势,从6%一直增加到11%;权益资本净收益率先递增后下降,从7.5%上升到10.5%,然后下降为4.5%。比较上述五种方案,单从税收角度来看,方案五资本结构最佳,因为方案五节税效应最大;但结合企业筹资战略目标的因素来分析,方案三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因为方案三的权益资本净收益率最大。综合考虑,方案三是最佳的税务筹划方案。因此,企业利用负债融资进行税务筹划,必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前提条件,把握负债的规模,在相对意义上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实现最理想的节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