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缴纳社保的时候喜欢斤斤计较,总觉得国家会占个人的便宜。比如说,有的人认为养老保险缴纳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如果缴纳的早了,国家早就将钱用掉了,个人不是很亏吗?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在退休前15年才开始缴纳?其实,这种做法并不一定划算。
按照《社会保险法》第16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缴费满15年,到退休年龄就可以保证领养老金。但是我们要注意这几点:
第一,缴费钱数负担越来越重。很多人参加社保都是自己缴费的,这样的人往往收入水平低。自己参加社保,缴费钱数等于缴费基数乘以缴费比例。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国家给出的优惠是20%的比例。为了减轻负担,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多数人选择的是60%的最低基数。
最低缴费基数,实际上是跟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的。由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速度很快,一般在8%~10%以上,近年来我们的最低缴费基数和缴费钱数也水涨船高。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我们的收入增长,赶不上社平工资的增长呢?一般来说,低收入群体的增长速度慢是一种社会共性,这也是马太效应的一种表现。对于大家来讲,大多数人的收入都是在平均数以下的。
统计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做中位数。比如说,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而中位数是26523元,相差15%以上。2019年我国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8.1%,自己问问自己,你的工资增长了8.1%吗?
所以,对于中低收入的劳动者来说,拖的时间越久越不划算。甚至有的老人会出现缴纳几年之后缴不起的情况,这样缴纳的钱可就浪费了好多(因为可以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且自己还领不到职工养老保险的养老金,非常不划算。
第二,年纪大了收入压力也会变大的。当你老了干不动了,还能有现在的收入吗?绝大多数人的工作还是按劳分配,不工作就没有工资。
我们普通人,女性年龄超过40岁、男性超过50岁,就被称为4050就业困难人员。如果没有过人的技能或者知识,挣取收入的方式很少,收入也开始降低。这种情况下万一发生点意外,你还能缴得起社保吗?
年纪大了以后可能会遇上子女结婚上学,父母需要赡养等支出更多的情况,这个时候再给自己攒养老金,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第三,我们有失去劳动能力的意外风险。年纪大了以后,得病和出意外的概率也会增大。这是为什么商业医疗保险年龄越大,缴纳的费用越多的情况。一旦我们失去劳动能力,没有收入了,拿什么缴保险?
可是如果你趁年轻将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情况又不同了。按照有关退休的规定,如果我们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经劳动能力部门鉴定确认的话,我们退休年龄实际上是男同志50岁、女同志45岁。这个保障年龄,可比大家预想的提前了10年和5年。
另外,如果我们没有到达上述的法定退休年龄,但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也可以领取病残津贴待遇或者办理退职手续。病残津贴是一种新的养老保障,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可以,每月定期领取病残津贴待遇。也可以继续缴保险,到50岁和45岁办理退休手续。
退职手续跟病残津贴差不多,不过计算方法跟养老金一样,是一种特殊的退休。不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不需要再次办理退休手续了。未来退职手续将全部转变为病残津贴制度。
第四,社保包含了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的退休年限并不是15年。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以为社保都是15年。实际上社保包含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四大保险在内的综合体,曾经还有生育保险,2019年底并入了医疗保险。
目前,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比较低,一般是各个地级市,极少地区实现了省级统筹。即使是养老保险,也只是要求2020年底之前实现省级统筹,距离全国统筹还比较远。
各地的医疗保险退休年限并不相同,甚至男女都退休年限不同。比如说广州、上海退休缴费年限是15年,杭州市是20年,青岛、北京、烟台是女同志20年男同志25年,重庆、南昌等地是女同志25年男同志30年。
看看以上四个原因,你真的还愿意距离退休15年再去缴纳社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