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但是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周年,仅仅只有12年,那么这种情况下是不能够直接来办理退休的,当然并不是说你永远不能够办理退休,只不过就是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
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首先所面对的问题可能就需要延迟退休,也就是说是不能够按照正常的法定退休年龄来办理退休的,那么也就是说在法定退休年龄之上进行办理退休,因为你的累计缴费年限差了三年的时间,所以很明显你需要延迟三年才能够办理退休。

办理退休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那么如果说这两个条件你都同时达标的话,就可以直接来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但是如果说你的法定退休年龄到了,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也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反之如果说累计缴费年限到了,但是自己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也是不能够办理退休的。
如果自己是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周年,但因为自身的法定退休年龄没有到,那么我个人建议还是需要继续参保,因为必须参保对于自己来说就意味着会拥有最大化的累计交付年限,那么将来也可以享受到更高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对自己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因为多交的这个养老保险的费用,那么最终受益的也是我们本人自己。
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一方面考虑累计缴费年限,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平均缴费指数,因为这个缴费指数它是区分为60%~300%之间不等,那么缴费指数越高,就意味着自己将来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也就会更高一些,因为这个平均缴费指数是决定我们个人基础养老金的一个重要条件。

当然他有的人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可能若干年以来都是按照60%来交纳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的,那么这种情况下自己所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因为本身60%就是最低的缴费指数,那么15年也是最低的缴费年限,所以说这两个标准都是最低标准的话,那么往往在退休之后获得养老金的待遇相对来说也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大概只有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待遇。
所以说我们的这个退休金一方面是根据了一些缴费年限有关系,另一方面还根据平均缴费指数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平均缴费指数,所对应的养老金的待遇也是有所不同的,最终我们是按照平均的指数来决定自己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自己参保的过程,如果说经济条件比较不错,能够适当地提高平均缴费指数,那么尽量还是应当适当地提高自己的缴费指数这样的话,也可以适当的增长自己养老金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