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不喜欢缴社保,因为看到了社保缴满15年就可以在退休之后领取养老金。许多单位也正是看到了这个现象,主动提出给给员工补贴500甚至更少,如此一拍即合,单位既能少点花销,个人又能获得更多的“工资”。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交房租,吃饭,日常花销等压力,觉得单位如此人性的安排,感到非常贴心,殊不知,这种行为到最后可能坑的就是自己。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社保的基本算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具体的数据可以去当地的社保网站查询来计算。
然而社保不仅仅是只针对养老,更有其他不可或缺的一些社会保障,他们分别由单位和个人承担,比例如下:
养老的比例全国基本一致,其他的比例略有不同,以当地规定为准。
2.社会保险的缴费金额是由本人工资和费率计算出来,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3.养老保险金:公司(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
4.医疗保险金:公司(单位)承担8%,补充医疗1.2%-9.2%,个人承担2%
5.失业保险金:公司(单位)承担2%,个人承担1%
6.工伤保险金:公司(单位)承担0.6%
7.生育保险金:公司(单位)承担
而月存1000元,以60岁退休,年化固定收益为2%为例,可以计算出:1000*12*35(1+2%)^35=83.995万
按照这样的算法,去除通胀以及增长率,从退休后每月拿2000,大概能拿34年,看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

事实上,这些是建立在个人无病无灾的情况下,毕竟现在去个医院,如果没有社保来支撑,花销也是相当之大。还有失业险,工伤险,生育险等,都是小投入,大回报的类型,因此,社保还是得交,而且缴费的时间越长,收益也是越大。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基本需求,同时也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给国家成员的各种保障福利也将越来越好,因此,社保缴费还是得交上,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