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肯定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区别还很大。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退休金的计算方式。
按照社保法第十五条的规定,退休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寿命等因素确定。由于退休金计算的因素不仅仅是依靠缴费指数来计算,所以具体到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领取退休金时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第二,缴费指数。
我们通常说的缴费指数,其实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三个缴费档次,即最高缴费指数为300%,中间的为100%,最低的为60%,这是目前大多数地方比较通行的,但是也有个别地方还可以缴纳40%。其实这个缴费指数的基数不一样,缴费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差别也是巨大的。比如部分单位是按照在岗职工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缴费基数,如果缴费指数都是100%,但是由于工资标准不一样,缴费金额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别,灵活就业人员实际上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在相同缴费指数的情况下,实际工资和社平工资本身就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缴费年限。
在相同缴费指数的情况下,除了缴费基数的差别外,缴费年限长短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缴费时间长的肯定比缴费时间短的人有优势,同时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总额就比较多。
第四,个人账户总额。
个人账户资金总额来源于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也就是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的,最终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总额就越大。个人账户资金总额越大,分摊到每月个人账户的退休金相对也就比较高。
第五,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计算退休金是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在发达地区办理退休,由于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高,退休金所得当然也就比较高,相反,如果是在经济比较差地方办理退休,即使缴费指数再高,退休金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总之,退休金的计算不仅仅是靠缴费指数来计算的,还涉及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总额、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所以即使缴费指数一样,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职工,其差别还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