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瑞集团与《中外管理》杂志于11月4日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2018版)》,国内企业对于灵活用工的认知和了解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真正深入了解灵活用工的比例仅为13%多一点,而多数企业采用的灵活用工占比也不到10%。企业对灵活用工的心态似乎陷入了两难的窘境:一方面,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又满怀期待。
灵活用工真的能帮助企业应对社保新政的新挑战吗?
灵活用工成企业应对社保入税“一剂良药”
根据此前公布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意味着社保征收力度将趋严,从前漏缴、少缴(例如以最低工资为缴费基数)的方法或将难以为继。
政策一出,哀鸿遍野,甚至不少企业由此陷入财务危机。据国内一家A股上市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透露,此前公司为全体员工都缴纳社保,但并未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按照税改新政,公司的人力成本将增加15%甚至更多。这对于公司运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必须要想办法降低用工成本。
灵活用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受关注。根据人瑞集团与《中外管理》杂志联合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白皮书(2018版)》,灵活用工是指企业根据现行雇佣关系,通过使用兼职用工、劳务合作、短期用工合同、自雇合作、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多种用工方式,帮助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快速调整、精确匹配、弹性管理和敏捷适应环境变化。
“灵活用工可以帮助企业成本降低20%-30%。”人瑞集团创始人、CEO张建国说。
灵活用工尚未普及
在不久前举办的一场以税改新政为主题的论坛上,一位律师在现场支招:包括人才外包、劳务合作等在内的多种灵活用工方式,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但让这位律师哭笑不得的是,现场企业提问最多的问题竟然是“灵活用工是什么?”
事实上灵活用工用工并非新鲜事物。据人瑞集团创始人、CEO张建国介绍,灵活用工在欧美、日本等地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国内也已经过多年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消化资源、消化人力的粗放式发展已成为过去,以前机会导向的企业越来越难做;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从2010年左右开始,劳动力结构从“供大于求”逆转为“求大于供”。
“在这两个大的结构性变化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一个企业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坏境中生存,最根本的是要具备环境适应与快速应变的能力。“张建国表示。
灵活用工正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环境和技术变革时所采取的有效管理策略。国内领先的企业已经纷纷展开尝试,比如人瑞集团近年来就先后为滴滴、摩拜、今日头条、网易等领先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服务。
但灵活用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仍然显得陌生。上述白皮书显示,真正深入了解灵活用工的企业比例仅为13.70%,其中又以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认知程度更高,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认知度相对较低。
“灵活用工在国外已经发展成熟,但国内企业对于灵活用工的认知和应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灵活用工的方法和价值还不太理解,甚至误解,”人瑞集团创始人、CEO张建国表示,“我们期望这本白皮书能够帮助企业正确认识、了解、使用灵活用工,并推动灵活用工行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