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新经济”催生“新就业”岗位,以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等为代表的灵活用工市场逐步发展,大量的劳动人员加入灵活就业群体,从事时间自由可安排的灵活就业服务。但随着灵活就业群体的逐渐增多,灵活就业群体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日前,广州举办“人力生态圈的突破与重构”暨个税改革沙龙论坛,会上并发布了兼职猫最新季度人力资源大数据报告《2018广州灵活就业人群指数报告》,希望通过人力大数据,缓解灵活就业群体面临的问题。
报告指出,我国灵活就业大环境中,从事“灵活就业”人群集中分布在兼职(37%)、自由职业者(51%)和劳务派遣合同工(12%)三大群体,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超过80%。我国城市中全国一半的灵活用工出现在北上广,广州占比在26.5%,在全国位列第三。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员思想教育水平,使得广州的劳动群体对于灵活就业这一新型的就业模式接受程度高,而另外前两位城市分别是北京及上海。同时,我国灵活就业整体大环境呈现逐步上升发展的趋势,未来预计将有更多劳动者加入灵活就业群体。
对于广州地区的灵活就业群体,之所以选择灵活就业的优点中,有59%的比重是“工作时间灵活可安排”,不需要硬性坐班,或者接受按部就班的上班时间安排,工作时间可由自己安排;44%群体比重则认为“自雇形式更自由”,自雇使得他们为自己工作,成为自己的“领导”,工作氛围相比全职就业更开放与公平;可以“接触多样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对象”和“多份薪水收入”也成为目前灵活就业人员选择这一新就业模式的原因。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调研发现,灵活就业群体在工作中也面临着多重的阻碍,部分岗位的“收入不稳定”、“工作空窗期”、“岗位信息真实度”,是他们担忧的问题,同时社保福利问题等相关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也成为59%的灵活就业者的一大困扰。
报告建议,灵活就业的群体,要懂得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学习相关劳动法规,避免劳务纠纷,同时要增强自身职业技能,塑造自身的工作价值以及独特性;另外对于服务平台而言,加强信息审核力度和岗位信息真实性是首要措施;对于政府层面而言,完善立法及保障、开拓新的灵活就业渠道、提供职业技能平台也是关键举措。在这三者之中,尤以政府及平台方的举措为重点,在这两者重点发力的情况下,灵活就业市场可以更健康长足地发展,使更多的就业者受惠于灵活就业这一新时代的新就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