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1年,由上海外服集专业智慧和匠心打造的《灵活用工业务现状与趋势报告》于近日正式发布。
报告由上海外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项目团队花费近半年时间,根据企业规模,企业类型和行业领域三个维度交叉甄选了20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深入的线下调研工作,同时在外服官微等平台同步征集线上调研。
总计收到500余家企业关于"灵活用工产品"的相关认知和使用现状的调研结果。其中:
--受访企业覆盖了零售、IT、制造、医药、金融等20多个行业;
--34.3%的受访企业员工总数超过400人;
--62.7%的受访企业为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

在调研过程中,项目团队发现有近5成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过"或"不了解"什么是灵活用工,但其中近一半的受访者却在实际使用各类的"灵活用工"产品。还有许多的受访者了解并正在使用"灵活用工",但却将其简单的等同于正在使用的某种单一产品。但对于产品的认定上又众说纷纭:有的企业认为灵活用工就是派遣,也有人认为灵活用工不包含派遣,与派遣严格区分,仅指岗位外包服务。以上说法都各有根据,但从本质来说都只聚焦在单一产品,不够全面。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灵活用工"?
本次报告中,我们希望抛开产品的局限,从用工关系上为大家厘清概念。基于目前劳动法律体系下,我国的劳动用工关系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标准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同时,基于对"灵活"一词的不同理解,灵活用工应当包含了时间上的灵活(以非全日制为代表),雇佣形式上的灵活(以劳务派遣为代表)和服务形态的灵活(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等。
因此,从广义的角度出发,"灵活用工"应当是除了标准劳动关系之外的多种工作形式的总称。

